1. 首页
  2. 党建示范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党建示范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观考古华章 聚文化认同”主题党日活动

  • 来源:组织部
  • 发布者:组织部02
  •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博物馆以记录者的身份凝聚历史,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文化的底蕴和精神面貌,不断给予我们精神力量。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故乡的陕西省文化底蕴深厚,博物馆众多。通过参观博物馆,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对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济法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以行感史、追本溯源,积极开展“品三秦文化,赏博物风雅”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及部分师生代表于5月24日下午前往陕西考古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跟随讲解人员跨越时间长河,从仰韶文化中神秘又喜感的镂空人面盆形器到李倕公主墓出土的精美绝伦的螺钿花鸟纹铜;从首例考古发掘的颜真卿书丹的《罗婉顺墓志》到杯口厚度仅1毫米的隋师统墓中出土的透影白瓷杯,我们不由惊叹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馆内还精心设计了许多有趣的互动区域,不仅包括古代植物种子的辨别、中西方星座形态对比,还修复青铜器的小游戏等,如此生动的体验方式使参观的同学收获颇丰

博物馆架构起了跨越时间的桥梁让我们通过一件件文物,无声地与古人对话,感受着来自历史的冲击,体悟到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民族的魂,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此次活动,也让所有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了所有师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入党积极分子感想:

江凯旋: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是“三不朽”,我曾以为,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价值,正是为着自己的名字在历史的书页浓墨重彩,为这三不朽的盛名,然而此次博物馆之行却使我意识到,不朽的实质并非是将炙手可热的名字流传下去,并非诱人的传颂与名利,而是另一些默默的,永恒发挥的一些东西。刀耕火种时代的石器骨器,制造他们的人是无名的,古墓中的雕栏玉砌,建造他们的人是无名的,然而这一切都被铭记,被追溯着,因为中华文明的滥觞在这里,中华文化发轫在这里,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有着古人的血脉传承与源远流长,当我们询问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去哪里的时候,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来到黄土地,来到西安,来到博物馆,见证从石器到青铜器,从青铜器到瓷器,从远古到盛唐的历史,见证中国人跨越历史风尘的不朽模样。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答案是他们昨日的姿态——也是我们今日的行动,走进历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永恒与时代的感召——未来回顾今日时,中国的模样,正是你我要交出的答卷,处在这个历史时刻的我们,也应当尽可能地去参与时代,建设时代,赋予明天更好,更珍贵的不朽。

白云: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其在各个时代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又在继承和发展中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稳固的文化基石。

2022年5月24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参观了陕西考古博物馆。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文物陈列让我感慨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让我体悟到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在文物陈列中,一个几千年前的陶缸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的材质与形状都与我生长地区乡村中所使用的盛水缸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体积大小的不同。惊诧之余,我又多看了几眼,越看越相似,越看越激动。我似乎叩开了滚滚历史长河的大门,看到了中华文化之根。我似乎看见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先祖教授后辈制作陶缸的情景,而一代又一代的后辈铭记先祖教诲传承文化的决心,直至千年,延续不绝。这就是千年的技艺传承,也是千年的文化传承。

我也感慨于中华文化的同一性。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卜骨却以彝族和纳西族的使用方法作为介绍,而现今彝族和纳西族却又不可能大面积存在于北方地区,困惑之中,我查了资料,才发现彝族和纳西族的先民都极有可能生活于中国的西北或北方,只是后来迁到了南方。明白原因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中华民族的深刻内涵,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民族虽然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了自己的民族称号,但仍然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同根同源的,是紧密相连的。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传播的广泛性与中华文化的同一性。

此次参观,我体悟到了中华文化的根,体悟到了中华民族的魂,我再一次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文化自信之心。

崔鹏辉:今天我们集体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参观陕西考古博物馆的活动,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在这里,看着各类字画、版本、经卷、骨器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让我觉得在和无声的古人默默对话,感受着历史带来的冲击,思想上接受着冲刷,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学习和实践,继续推动前辈奋斗终身的事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金格格:正值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我们随老师们一起参观了陕西考古博物馆感受文物和历史的魅力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仰韶具人类文明的晨曦看到夏商时期王土城畿的庄严肃穆看到周天子的号令诸侯天下大同看到秦皇汉武的雄韬伟略强盛帝国看到唐朝文化的南北融合开放自由

历史文物不会说话它们就静默地立在那里以时光为笺以流土为笔勾勒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认同和古人智慧让我们惊叹让我们震撼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深厚文物众多很幸运能来到这里度过求学时光感受文物的力量

吉杨:说到我对于西安的初印象,肯定是文物众多,随便一挖都能挖出极具价值的文化瑰宝。大学四年,我一直希望可以多走一走,多看一看西安的博物馆,深入感受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次陕西考古博物馆之行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看着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我们不由感叹古代能工巧匠们的智慧与巧思,不由探索这件文物的生命轨迹。考古学者们从这些深埋地底的瑰宝里探索出历史的脉络,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开在我们面前。

这个博物馆是极其特别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轨迹,以及一代代考古学者的努力,馆内最后一个展厅,关于陕西考古研究的视频里旁白说到:“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工作者,以手铲为桨,以地层为浪......”他们坚持探索着中华文化的根源,不断用物证证实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只有亲眼目睹这些穿越千年的历史遗存,才更能明白,千年古都的文博魅力。

李贵元:得知陕西考古博物馆开放不久,之前其被破坏的新闻有所耳闻,但在这次支部活动中所看到的它依然是宏伟、肃穆且又如此“精致的”。博物馆内容以考古学科发展为主线,集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教育展示为一体,对于我来说,有一定认知门槛的。不同于之前我所参观的博物馆,里面涵盖这很多互动的元素,比如触屏游戏活动、VR在线体验……历史不会说话、文物不会说话,可是靠近之时,时代的场景已经栩栩如生,这大概就是考古和文物的魅力,“沉默”文物也有鲜活的生命。

王泽宽:陕西考古博物馆以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展示了考古工作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人类以及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博物馆中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物,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波澜壮阔。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承载着广大劳动人民不断奋斗的历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应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与文化自信,展现青年一代的力量与担当。

杨欣玮:博物馆,一个古代与现代文明融合、记忆与未来并举、过往与伤痛同在的名词,它是历史的代名词,也是过去的见证者。本次考古博物馆的参观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渊远流长,每个展馆的作品都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沉默的文物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王薪然:从千里外的家乡来到以周秦汉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的陕西上学,我深刻地感受到文化底蕴带给我的洗礼。“煌煌中华,九州万方,厚民生业,本固邦宁。”在展厅之内,是精工绝艺,千古之志入我胸怀;在展厅之外,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万众一心共护江山。尊仁重礼、敬道崇义、家国一体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将各族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经过此次参观,我领悟到历史带来的厚重与端庄,其以内在的力量影响着如今的中国,以史为鉴,铸我中华。

杨忱语:我们的祖先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告别了蒙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前人类为了生存,适应自然、同时又坚韧不拔的改造自然,渐渐的在满足生存所需的同时,还创造着艺术,艺术的创作和想象又反作用于人类的思想意识,使文明进步。实用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同时也萌生了早期的科学,怀着崇敬的心情继续欣赏古人的杰作。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世人惊叹。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