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工作动态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工作动态

我校5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五批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

  • 来源:组织部
  • 发布者:组织部01
  • 浏览量:

近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第五批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名单。我校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民商法学院家事法教研室党支部、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商学院财务审计系党支部、学工部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建“双创”建设为抓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目标,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自党建“双创”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党委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累计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入选“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5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教育部-省级-校级”纵向全链条、“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横向全覆盖的党建“双创”体系已经建设形成,创建单位的带动引领和示范效应持续彰显。

国家安全学院党委

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抓国家“教育强国”“平安中国”“边疆治理”“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契机,整合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智库平台优势,布局实施“头雁”“铸魂”“强基”“融合”四大党建赋能工程,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与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学院党委获评学校“先进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标杆学院,所辖3个教师党支部先后获批各级各类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教研室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国家安全法教研室党支部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反恐法教研室党支部获批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聚焦国家安全治理、反恐维安、宗教法治化等主题不断深化研究,提供高质量智库研究成果,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战略需求贡献“西法大”智慧。学院多名教师的数百篇要报、专报被中央领导批示、采纳。

民商法学院家事法教研室党支部

家事法教研室党支部牢固树立“党建引领、教研互促、师生共进”的工作理念,坚持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全过程,着力培育教学名师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家精神强师铸魂,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营造师生互学共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育人生态。大力推动学术成果向社会实践转化,有效打通“产、学、研、教”链条,使科研创新真正服务于陕西省家庭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坚定践行“送法下乡、普法入户”的公益理念,持续开展法律讲座、现场咨询、专题访谈等活动百余场,家事法的公众认知度与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家事法教研室获得陕西省教科文卫系统巾帼标兵岗(集体),1人获得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入选陕西省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得校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10余项,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

英语系党支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法律英语、法律翻译特色,积极构建“教师+学生”“校内+校外”“党员+群众”的“三融合三促进”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深度融合。

完善导师制,15名党员教师结对帮扶75名学生,指导学生多次参与法律翻译大赛、法庭口译、文化对外传播、志愿讲解、国际交流等活动,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广泛认可。依托法律语言学中心、法律翻译和口译中心,组建师生“外译”共同体,累计完成《武大国际法律评论》《中国公证史》等重要项目翻译工作,翻译字数超300万字。支部成员和教师积极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高峰论坛、中国仲裁委员会会议等活动提供同声传译和笔译服务,服务时长超100小时。

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1人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得“陕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累计获得各类人才与教学荣誉3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篇,出版译著2本,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英语(法律英语方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商学院财务审计系党支部

财务审计系党支部秉持“党建铸魂、专业固本、师生成才、审计报国”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制度链—课程链—育人链”三链贯通建设,积极探索实践“党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育人模式。

健全完善“党建促专业”工作机制,推动财务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审计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6门,出版教材13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教学示范效应不断增强。聚焦前沿领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核心论文65篇。依托“大数据审计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省级平台,着力构建“课堂教学-专业实践-竞赛锻造-科研训练”四位一体育人链条,指导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比赛奖项百余个。积极服务行业需求,承担陕西省审计厅、地市审计局专题培训,培训学员超1000人次;完成横向课题咨询项目20余项。多名党员教师在省级行业协会任职,“党建+智库+育人”成效显著。

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支部成员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师德考核优秀等荣誉10余人次。支部教师入选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长安青年学者等人才项目10余人次。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育人实效性显著增强,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局面已稳步形成。

学工部党支部

学工部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论学习有深度、思政育人有力度、服务学生有温度”为工作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党建和思政工作新路径新方法,“红色铸魂、枫桥筑基、协同赋能——三维融合”的“党建+”工作模式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校史资源育人功能,全覆盖开展校史教育,使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液、浸润学生心扉。拓展实施“红色筑梦+实践育人”工程,在延安、高陵等多个地方建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新范式。以协同赋能学生成长为导向,打造“名师午餐会”“导师有约”“法途职引”“蒲公英朋辈辅导工作室”“青芒艺术疗愈工作坊”等活动品牌,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枫桥经验”注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矛盾化解前置,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智慧赋能、学生自治”的治理新格局,着力打造具有西法大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品牌。

支部多次获评校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多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近四年,共有4名辅导员荣获陕西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思政课程“教学标兵”荣誉称号。2025年,成功入选“陕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综合改革试点行动计划(2024—2026年)”建设单位。教育部高校思政网、陕西省教育厅官网多次报道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助育人先进工作经验。

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党建“双创”内涵建设,不断巩固和拓展党建“双创”建设成果,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